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当前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文学院历史悠久,传统优良,始终坚持人心向学、全面发展、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注重内涵发展,强化科学管理,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突出学科意识和精品意识,塑造团结协作、求知谋事、创新担当品格;不断探索新文科建设的新路径、新方法。学院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业内主管部门、中小学校、期刊杂志社等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形式丰富、层次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和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培训,不断拓宽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毕业生就业渠道。凝练办学特色,明晰发展方向,彰显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底蕴。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知名学者王洪延、张建华、周济人、王中华、曹元勇、陈曦、张宝胜等都曾在本院任教,形成了师资培养的优良传统。

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国际教育系、公共语文教学部、实践教学中心,建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语文应用、汉语国际推广实训室,实习实训设施完备。

学院现开设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3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国际教育获批河南省专业硕士点建设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办学质量获得专家高度认可。为优化学科布局,学院已停招汉语言专业,并新增中国语言与文化(非师范)本科专业。

搭建河南省民间文学研究基地,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郑州市首批社科研究基地,戏曲研究所,中原作家研究中心,科学研究平台宽广。建设优秀校外教育实习实训基地36个,满足学生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需要。

专任教师7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8人,博士、硕士42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中组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1人,河南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3人,河南省优秀教师1名,河南省高校教学名师1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河南省骨干教师3人,郑州市首批社科名家1名,社科青年名家1名,郑州市学术带头人5人,郑州市高层次人才3人,郑州市优秀教师8人。

学科建设方面,现当代文学为河南省第九批二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获批河南省第十批一级重点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学团队建设取得突破,中国古代文学团队获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课程建设成果丰硕,现有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百年文学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古典诗词鉴赏、现代汉语等省级和校级一流课程10门。

学院重视科研建设,取得明显成果。近5年,学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国家语委重点项目(委托项目)1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1项,省级课题3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多次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