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

优秀毕业生风采

当前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招生就业 - 优秀毕业生风采 - 正文

优秀毕业生

来源: 日期:2025-08-12作者: 浏览量:

陈林君,郑州师范学院文学院B20汉语言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她凭借出色表现荣获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称号,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及校级三等奖学金。

2024年,陈林君成功考入信阳市平桥区人民法院。回顾备考经历,她感慨道:“考公备考,首先要专注投入,排除干扰。新手备考时,需先了解整体情况,这是坚持备考的重要前提。备考过程中,要保持信心,初期的慌乱会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消散。到了中后期,若遇到瓶颈期,要及时调整心态、缓解压力,相信积累终将带来突破。总之,既要相信自己,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保持平和心态更利于发挥,尽力即可。”

寄语: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李梦婷,郑州师范学院文学院B20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并于2024年成功考取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

备考路上,她始终以坚定的毅力稳步前行,在无数个日夜的坚持中攻克难关,最终实现考研目标。回望这段时光,她坦言:“备考就像一场马拉松,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身体是续航的基石,而找到适配的方法并坚持下去,每一步都会更靠近终点。”

寄语: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程一雯,郑州师范学院文学院B21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中共预备党员。大学期间,她积极参与学生工作,曾任文学院新媒体负责人。在校期间,她凭借出色表现荣获“优秀团干”、“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称号,并于2023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4年,程一雯成功考入郑州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考研过程中,她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坚持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实现梦想。她曾说:回想起考研的日日夜夜,离不开两个字——坚持。考研的后期,天气特别寒冷,即使被冻得瑟瑟发抖,我也坚持拿起书背诵记忆。《送东阳马生序》中曾写到:“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那时候,也体会到了这种感受。考研后感悟最深的一句话是:不必神化对手,不要矮化自己。也把这句话送给之后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要相信自己,一往无前!

董秀,郑州师范学院文学院B23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曾获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志愿者等称号,考取初级及高级语文教师资格证、全国初级导游资格证等证书,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专业成绩稳居前10%,并于2025年考取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

回顾在师院的时光,她深有感触:“2023至2025年,是我生命中最饱满的两年。我在文字中寻找救赎,在书山里攀登自我,在与师长的深夜长谈中确认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文学院的课堂上,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教会我‘推石上山’的尊严;课后与老师的交谈,让我懂得女性在现实中如何保持清醒。师院以最温柔的方式塑造着我,用知识滋养灵魂,以烟火气治愈生活。”

最后,她想对所有学弟学妹们说:“所有能让你变好的过程都不会太轻松,但请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相信梦想的力量,哪怕艰难困苦,也终会玉汝于成!”

吕佳怡,郑州师范学院文学院B21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大学期间,她凭借卓越表现屡获殊荣: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先后获评校三好学生、省三好学生,在大英赛中亦取得亮眼成绩。

2024年,她成功考取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备考过程中,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成功圆梦。回顾这段奋斗历程,她深有感触地说:“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至关重要。坚持规律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一以贯之,就能离胜利越来越近。”最后,她想给同学们送上一句寄语:“想得多了都是问题,做得多了都是答案。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然后坦然接受所有结果。要相信自己,更要勇敢去行动,因为明天的太阳定会比今天的更加灿烂。”

石玉丹,郑州师范学院文学院B21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荣获优秀团干、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还担任过校史馆副团长,在实践与荣誉的交织中不断成长。

2024年她凭借不懈努力,成功考取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为求学之路续写新篇。

回望在郑师的四年,她说:“在这里我遇见了优秀的老师,是他们引领我完成了从青涩学子到合格师范生的蜕变 —— 从面对空教室的紧张无措,到站在讲台上的从容自信、侃侃而谈。郑师的四年,也是我勇敢挑战、突破自我的四年。尤其备考的时光,虽充满艰辛与煎熬,却也因怀揣梦想而热烈滚烫。那段拼尽全力的日子,最终化为照亮前路的光,让我更坚定地走向远方。我始终相信,生命中见证过的每一份真实,付出过的每一滴汗水,都会沉淀为前行的底气。感恩母校的悉心培养,感谢文学院这个优秀平台给予我的一切。愿文学院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