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师范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1年版)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050101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师范)
二、专业介绍
1.历史沿革
郑州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依托文学院,是郑州师范学院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创建于1949年,1985年招收专科生,2005年至2009年与河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2010年学校升本后成为首批本科专业。2014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批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9年入选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优势与特色
本专业历史悠久,师资较强。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高级职称占比51.1%;博士18人、在读博士3人,占比48.9%,硕士2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南省首届社科名家1人,河南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副教授组第一名)1人,国家教育部首届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河南赛区优秀奖1人,郑州市优秀教师5人,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学校校长教学质量奖提名1人,校级优秀教师3人。聘请基础教育一线兼职教师11人。在校生683人,生师比为15.2:1。
本专业注重内涵建设,强化质量意识。专业以“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郑州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原作家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为支撑,不断夯实专业建设基础,拥有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1个,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河南省精品资源在线课程2门,河南省一流课程2门。主编河南省高校统编教材1部。加强实践教学,拥有校外实践基地36个。
本专业执行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根据新时代初中教育发展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落实“一践行三学会”,建立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中华文化传承和创新实践开发,逐步形成“三全育人”养成师德、“学•走•会•能”强基提能、学校行业协同育人的专业培养特色。党政齐抓共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推进“三全育人”;融通课内外,采取“课堂+活动+实践”师德养成教育方式,确保师德规范践行和教育情怀涵养。立足“学生中心”,构建“学•走•会•能”强基础练技能的教育教学模式,重视提高师范生的学科素养、专业技能、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与基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协同培养师范生,强化师范技能实践和综合育人能力提升。
3.就业与服务
本专业以培养初中语文教师为主,为郑州市、河南省基础教育服务。毕业生当今就业率90%以上, 80%服务于基础教育领域,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郑州,面向河南,辐射全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语文教育事业,具有较为高尚师德与教育情怀,具备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师所需的专业素养,学科基础知识扎实,教学技能过硬,审美鉴别能力较高,反思发展能力较强,能够在初级中学和教育机构从事语文教学、班级管理、教学管理、教育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五年左右成为该领域的骨干力量,并达到下述目标:
1.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职业理想、正确的教育理念、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热爱语文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爱学生,立德树人。
2.具备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师所需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全面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技能和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初中语文教育、教学问题,体现一定的审美鉴赏和评价能力,在教学团队中发挥骨干作用。
3.系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掌握初中生学习、发展与认知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课堂内外多渠道开展综合育人工作。
4.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理解学习共同体的特征,熟悉与同事、学生和家长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掌握教学管理的基本特点与策略方法,胜任初中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
5.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身体素质良好,具有自我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视野开阔,不断汲取国内外语文教育教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围绕初中语文进行持续深入的教育教学研究。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制订自我发展规划,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促进自我更新与发展。
四、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践行师德
1.[师德规范]政治立场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为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以及依法从教意识,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1.1 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增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在语文教学中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具有育人为本,徳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以语文教师的职业标准和角色定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提升自身师德修养。
1.3 遵守初中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了解教育法、教师法、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规,具有依法从教的意识,能够将师德认识内化为师德认同,并转化为师德行为,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初中语文教师。
2.[教育情怀]热爱语文教育事业,对语文教师职业有较高认同感。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富有仁爱之心,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关爱学生成长。工作耐心、细心,成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2.1 愿意从事语文教育事业,具有终身从教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立志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2 认同初中语文教师的作用和地位,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3 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在教育实践中能因材施教,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对学生富有爱心和责任心,对工作耐心、细心。
(二)学会教学
3.[学科素养]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语言与文学素养,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了解学习科学相关知识和基本的学习行为模式,了解本专业学科特点及其与其他学科、社会实践的联系,具有相应的人文、科学知识储备。具备文献资料收集、 检索、认知与分析能力,能够撰写规范的教学、研究论文。
3.1 系统掌握中外文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研读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名篇佳作,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
3.2 掌握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教师语言艺术等课程的汉语知识和语言技能,具备对语言美的感受能力,能够使用规范、准确、典雅的教学语言,具有良好的语言素养。
3.3 了解语文学科的开放性与综合性,认识本专业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知晓学科间的区别与联系,具备学习科学理论基础知识。了解语文学习的方法和基本的学习行为模式,并修读一定数量的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经典著作,能够跨学科知识整合,形成语文教学知识。
3.4 理解语文学科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初中语文教学对于提高民族语言素养、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价值。
3.5 具备文献资料收集、 检索、认知与分析能力,关注语文学科学术前沿领域和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与发展前景,能够撰写规范的教学、研究论文。
4.[教学能力]掌握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熟悉初中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认同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具有语文教学基本技能。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能够依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运用学科教学知识、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和课程资源利用的能力。
4.1 理解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内涵和要点,了解初中语文教育的培养目标,学会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或活动目标。
4.2 熟悉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和方法,掌握语文学科教学基础知识。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育活动。学会联系并运用初中生生活经验和相关课程资源,创设促进初中生语文学习的课堂环境,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
4.3 具有初步教学能力,具有较好的普通话水平、书写技能和良好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4.4 了解活动课程开发的知识,学习开发校本课程,设计与指导课外、校外活动。
4.5 具有初中语文教育实践经历,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评价,获得教学体验。了解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方法,能够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具备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
(三)学会育人
5.[班级指导]牢固树立“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掌握初中阶段德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基本方法,能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指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5.1 认识德育在初中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了解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初中阶段德育目标。
5.2 认识班级管理的基本规律和一般要求,掌握班级建设与管理、初中德育的基本原理、原则、方法和策略,具备班级常规管理和创设良好班级环境的能力。
5.3 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担任班主任工作,正确运用徳育的一般方法,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指导和心理干预,获得积极有效的体验,能引导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6.[综合育人]能够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做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研究与遵循初初中生的发展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理解德育中语文学科“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重要价值和基本方法,能结合语文学科教学进行课程思政。了解校园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具备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的能力。
6.1 了解初中生身心健康、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等方面的知识,理解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初步掌握语文学科育人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6.2 认识语文教学在初中生德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同语文教师在德育中的重要使命。具备结合语文学科进行课程思政的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6.3 了解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良好的校园文化在德育中的重要意义。了解校园文化和育人活动的内涵和方法,能在教育实践中,设计综合育人目标,积极组织和有效开展各种主题教育、社团活动,具有综合育人的积极体验。
(四)学会发展
7.[学会反思]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形成专业发展意识和国际视野。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合理规划学习活动和职业生涯,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具有一定的自我反思能力,学会分析语文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具有参与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的意识和能力,持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7.1 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掌握专业发展核心内容,形成专业发展意识和国际视野。
7.2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求,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合理制订学习计划和职业发展规划。
7.3 具有反思意识,初步掌握反思方法与技能,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研究能力,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诊断和解决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问题,持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8.[沟通合作]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具备积极主动参与团队协作活动的意识,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掌握团队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初步具备与学生、同事、家长较为顺畅沟通的能力。
8.1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将合作学习视为重要的学习途径。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积极参与团队协作活动,能主动协助和配合他人完成小组或团队任务,有全局观念。具有适应初中语文教研团队和年级团队建设所需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8.2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倾听他人的意见,准确表达语文教学方面的理念和观点。理解沟通能力对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初歩具备与公众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能和领导、同事进行良好沟通,能协助指导老师、班级、学校与学生、家长开展有效交流沟通。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支撑的矩阵图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目标1 | 目标2 | 目标3 | 目标4 | 目标5 |
1.师德规范 | Ö |
|
| Ö |
|
2.教育情怀 | Ö | Ö |
|
| √ |
3.学科素养 |
| Ö | Ö |
| Ö |
4.教学能力 |
| Ö | Ö | √ | Ö |
5.班级指导 | Ö |
| Ö | Ö |
|
6.综合育人 | Ö | Ö | Ö | Ö | √ |
7.学会反思 | √ | √ |
|
| Ö |
8.沟通合作 |
|
| √ | Ö | Ö |
备注: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用“Ö”表示。
五、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1.实行弹性学制。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学生可在3-7年内完成学业。
2.学生至少修满 163学分,符合学位授予条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七、核心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基础写作、现代教育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技能训练
八、课程结构及学分构成
(一)专业课程结构及学分构成表
学分 学时及 比例 课程 性质 | 合计 |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 |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平台 | 专业核心课程平台 | 专业拓展课程平台 | 教师教育课程平台 |
必修 | 选修 | 必修 | 必修 | 选修 | 必修 | 选修 |
学分 | 145 | 37 | 10 | 54 | 14 | 14 | 14 | 2 |
占总学分 百分比(%) | 89% | 22.7% | 6.1% | 33.2% | 8.6% | 8.6% | 8.6% | 1.2% |
学时 | 2486 | 870 | 160 | 752 | 192 | 224 | 256 | 32 |
占总学时 百分比(%) | 100% | 35% | 6.4% | 30.3% | 7.7% | 9% | 10.3% | 1.3% |
(二)集中实践性教学结构表
学分学时及比例 课程 性质 | 合计 | 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
军事技能 训练 | 专业 见习 | 毕业 实习 | 专项活动实践(包括大学生创业基础、就业指导、劳动实践、社会实践等课程) |
学分 | 18 | 2 | 1 | 7 | 8 |
占总学分 百分比(%) | 11% | 1.2% | 0.6% | 4.3% | 4.9% |
(注:另有课程实践、毕业论文、学年论文、专业拓展活动计45.7分,实践性教学实际总学分为63.7,占比39.1%)
九、 毕业学分要求
修满规定学分,在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方面达到培养规格要求。毕业总学分为163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平台47学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平台54学分,专业核心课程平台14学分,专业拓展课程平台14学分,教师教育课程平台16学分,集中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平台18学分。
十、课程开设计划
(一)通识教育课程平台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共47学分,其中必修37学分,选修10学分。
课程 性质 | 课程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 周 学 时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开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理论 | 实践 |
必 修 课 | 18014001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Ideological Moral Cultivation & Introduction to Law | 3 | 4 | 64 | 32 | 32 | 1 | 1 |
18014002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A Survey of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 3 | 4 | 64 | 32 | 32 | 2 | 2 |
18014003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 3 | 4 | 64 | 32 | 32 | 3 | 1 |
180140043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 An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System of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 | 2 | 2 | 32 | 32 |
| 4 | 1 |
18014005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 An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System of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I) | 3 | 4 | 64 | 32 | 32 | 5 | 1 |
180140061 | 形势与政策 Situation & Policy | 2 |
| 96 | 64 | 32 | 1-8 | 2 |
230141011 | 大学英语读写译(一)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Writing & Translating (I) | 1.5 | 2 | 32 | 32 |
| 1 | 1 |
230141021 | 大学英语视听说(一) College EnglisH Viewing, Listening & Speaking (I) | 1.5 | 2 | 32 |
| 32 | 1 | 2 |
230141031 | 大学英语读写译(二)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Writing & Translating (II) | 1.5 | 2 | 32 | 32 |
| 2 | 1 |
230141041 | 大学英语视听说(二) College EnglisH Viewing, Listening & Speaking (II) | 1.5 | 2 | 32 |
| 32 | 2 | 2 |
230141051 | 大学英语读写译(三)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Writing & Translating (III) | 1.5 | 2 | 32 | 32 |
| 3 | 1 |
230141061 | 大学英语视听说(三) College EnglisH Viewing, Listening & Speaking (III) | 1.5 | 2 | 32 |
| 32 | 3 | 2 |
230141071 | 大学英语读写译(四)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Writing & Translating (IV) | 1.5 | 2 | 32 | 32 |
| 4 | 1 |
230141081 | 大学英语视听说(四) College EnglisH Viewing, Listening & Speaking (IV) | 1.5 | 2 | 32 |
| 32 | 4 | 2 |
100140011 | 大学体育(一)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 | 1 | 2 | 32 | 4 | 28 | 1 | 1 |
100140022 | 大学体育(二)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I) | 1 | 2 | 32 | 4 | 28 | 2 | 1 |
100140033 | 大学体育(三)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II) | 1 | 2 | 32 | 4 | 28 | 3 | 1 |
100140044 | 大学体育(四)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V) | 1 | 2 | 32 | 4 | 28 | 4 | 1 |
150141001 | 大学计算机基础 THe Basic Knowledge of College Computer | 2 | 3 | 48 | 32 | 16 | 1-2 | 2 |
260140021 |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 2 | 2 | 36 | 36 | 0 | 3 | 2 |
240140021 | 劳动理论 Labor tHeory | 1 | 1 | 18 | 18 | 0 | 4 | 2 |
合计 |
| 37 |
| 870 | 454 | 416 |
|
|
选 修 课 | 通识教育选修课 | 本专业属于人文类,学生应选修模块二: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模块三:科技进步与生命教育;模块四:艺术情操与审美感悟。每个模块均不少于2学分,且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总学分不少于10学分。 |
注:在考核方式中,1为考试,2为考查。
(二)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平台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平台54学分,专业核心课程平台14学分,专业拓展课程平台 14学分。
课程 性质 | 课程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 周 学 时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开设 学期 | 考核方式 |
理 论 | 实 践 |
必 修 课 | 学 科 专 业 基 础 课 程 平 台 | 020240011 | 基础写作 Basic Writing | 3 | 3 | 48 | 32 | 16 | 1 | 1 |
020240021 | 现代汉语(1) Mordern CHineseⅠ | 3 | 3 | 48 | 48 |
| 1 | 1 |
020240031 | 现代汉语(2) Mordern CHineseⅡ | 3 | 3 | 48 | 48 |
| 2 | 1 |
020240041 | 中国现代文学(1)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Ⅰ | 3 | 3 | 48 | 48 |
| 1 | 1 |
020240051 | 中国现代文学(2)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Ⅱ | 3 | 3 | 48 | 48 |
| 2 | 1 |
020240061 | 文学理论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 3 | 3 | 48 | 48 |
| 3 | 1 |
020240071 | 语言学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 2 | 2 | 32 | 32 |
| 3 | 1 |
020240081 | 中国当代文学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 3 | 3 | 48 | 48 |
| 3 | 1 |
020240091 | 中国古代文学(1)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Ⅰ | 3 | 3 | 48 | 48 |
| 3 | 1 |
020240101 | 中国古代文学(2)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Ⅱ | 3 | 3 | 48 | 48 |
| 4 | 1 |
020240111 | 中国古代文学(3)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Ⅲ | 3 | 3 | 48 | 48 |
| 5 | 1 |
020240121 | 中国古代文学(4)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Ⅳ | 3 | 3 | 48 | 48 |
| 6 | 1 |
020240131 | 古代汉语(1) Ancient CHineseⅠ | 3 | 3 | 48 | 48 |
| 3 | 1 |
020240141 | 古代汉语(2) Ancient CHineseⅡ | 3 | 3 | 48 | 48 |
| 4 | 1 |
020240151 | 外国文学(1) Foreign LiteratureⅠ | 3 | 3 | 48 | 48 |
| 5 | 1 |
020240161 | 外国文学(2) Foreign LiteratureⅡ | 3 | 3 | 48 | 48 |
| 6 | 1 |
020340591 | 学年论文 | 1 |
|
|
|
| 3-6 | 2 |
020340601 | 毕业论文 | 6 |
|
|
|
| 7-8 | 2 |
小计 |
| 54 |
| 752 | 736 | 16 |
|
|
专 业核心 课 程 平 台 | 020340171 | 西方文论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 2 | 2 | 32 | 32 |
| 6 | 1 |
020340181 | 比较文学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2 | 2 | 32 | 32 |
| 8 | 1 |
020340191 | 古典文献学 Study of CHinese Classical Text | 2 | 2 | 32 | 28 | 4 | 2 | 1 |
020340201 | 汉语语法专题 Special Subject On CHinese Grammar | 2 | 2 | 32 | 32 |
| 8 | 1 |
020340551 | 语文教学技能训练 Training Course o f TeacHing TecHniques | 2 | 2 | 32 | 6 | 26 | 6 | 2 |
020340561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CHines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 2 | 2 | 32 | 26 | 6 | 5 | 1 |
020340621 | 专业拓展活动 | 2 |
|
|
|
|
|
|
小计 |
| 14 |
| 192 | 156 | 36 |
|
|
选 修 课 | 专业拓展课程平台 | 020340212 | 近代文学 Morden CHinese Literature | 2 | 2 | 32 | 32 |
| 6 | 2 |
020340222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CHinese Literature Current of THougHt in tHe 20tH Century | 2 | 2 | 32 | 32 |
| 4 | 2 |
020340682 | 中国文学批评史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 2 | 2 | 32 | 32 |
| 6 | 2 |
020340242 | 美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 2 | 2 | 32 | 32 |
| 5 | 2 |
020340252 | 逻辑学 Introduction to Logic THeory | 2 | 2 | 32 | 32 |
| 8 | 2 |
020340692 | 古典诗词鉴赏法 THe metHod of appreciation of classical poetry | 2 | 2 | 32 | 16 | 16 | 6 | 2 |
020340272 | 中国戏曲专题 Lectures on CHinese Ancient Operas | 2 | 2 | 32 | 32 |
| 6 | 2 |
020340292 | 中国山水文学专题 Special Subject On CHinese landscape literature | 2 | 2 | 32 | 32 |
| 6 | 2 |
020340702 | 中国古代诗文流派 ScHools of CHinese ancient poetry and prose | 2 | 2 | 32 | 32 |
| 5 | 2 |
020340322 | 《红楼梦》研究 ResearcH on "Dream of Red Mansions" | 2 | 2 | 32 | 32 |
| 8 | 2 |
020340332 | 应用训诂学 Application Semantics | 2 | 2 | 32 | 24 | 8 | 5 | 2 |
020340342 | 国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National Learning | 2 | 2 | 32 | 32 |
| 4 | 2 |
020340712 | 《古文观止》讲读 Interpretation of AntHology of Ancient CHinese prose | 2 | 2 | 32 | 32 |
| 5 | 2 |
020340362 | 现代作家作品研究 Study of Modern Writers' Works | 2 | 2 | 32 | 32 |
| 5 | 2 |
020340722 | 世界华文文学专题 Special Topics on Literary Writings in CHinese | 2 | 2 | 32 | 32 |
| 8 | 2 |
020340382 | 现当代豫籍作家研究专题 ResearcH o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Writers of Henan | 2 | 2 | 32 | 32 |
| 8 | 2 |
020340392 | 新世纪文学专题 Literary tHemes in tHe new century | 2 | 2 | 32 | 32 |
| 8 | 2 |
020340732 | 网络文学 Network Literature | 2 | 2 | 32 | 28 | 4 | 6 | 2 |
020340412 |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Western Modernist Literature | 2 | 2 | 32 | 32 |
| 5 | 2 |
020340742 | 英美诗歌名篇选读 Interpretation of AntHology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Poetry | 2 | 2 | 32 | 32 |
| 5 | 2 |
020340752 | 欧美短篇小说选读 Explanation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sHort stories | 2 | 2 | 32 | 32 |
| 6 | 2 |
020340442 | 认知语言学 Cognitive Linguistics | 2 | 2 | 32 | 32 |
| 6 | 2 |
020340762 | 社会语言学 Sociolinguistics | 2 | 2 | 32 | 24 | 8 | 5 | 2 |
020340772 | 文字学 CHinese PHilology | 2 | 2 | 32 | 32 |
| 5 | 2 |
020340782 | 中学生语言文字应用 Applic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text in junior HigH scHool | 2 | 2 | 32 | 24 | 8 | 8 | 2 |
020340792 |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Case Study of CHines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 2 | 2 | 32 | 16 | 16 | 8 | 2 |
020340802 |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CHinese Course Standard Interpretation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 2 | 2 | 32 | 32 |
| 8 | 2 |
020340812 | 初中古诗文专题研究 Special Study on Ancient Poetry in Middle ScHool | 2 | 2 | 32 | 32 |
| 8 | 2 |
020340522 | 创意写作 Creative Writing | 2 | 2 | 32 | 16 | 16 | 5 | 2 |
020340532 | 影视文学 Film Literature | 2 | 2 | 32 | 32 |
| 4 | 2 |
020340822 | 杜甫诗歌专题 Du Fu's Poetry | 2 | 2 | 32 | 32 |
| 5 | 2 |
020340832 | 论文写作 THesis Writing | 2 | 2 | 32 | 16 | 16 | 5 | 2 |
020340842 | 音韵学 pHonology | 2 | 2 | 32 | 32 |
| 5 | 2 |
020340852 | 郑州文化专题 Study of ZHengzHou Culture | 2 | 2 | 32 | 32 |
| 5 | 2 |
学生在校期间应至少选修14学分。 |
(三)教师教育课程平台
教师教育课程平台合计16学分,其中必修14学分,选修2学分。
课程 性质 | 课程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 周 学 时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开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理 论 | 实 践 |
必 修 课 | 130442861 | 教育心理学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2 | 2 | 32 | 32 |
| 3 | 1 |
130442811 | 现代教育论 Modern Education THeory | 2 | 2 | 32 | 32 |
| 4 | 1 |
150442861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 1.5 | 2 | 32 | 16 | 16 | 5 | 2 |
020442841 | 教师语言艺术 Language Art of TeacHers | 1.5 | 2 | 32 | 16 | 16 | 4 | 2 |
210442851 | 书写技能 Writing Skill | 1.5 | 2 | 32 | 16 | 16 | 3 | 2 |
130442821 |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 TeacHer' s Professional etHics &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 | 2 | 2 | 32 | 28 | 4 | 5 | 1 |
130442872 | 中学生心理辅导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ounseling | 2 | 2 | 32 | 28 | 4 | 5 | 2 |
130443022 | 班级管理 Class Management | 1.5 | 2 | 32 | 28 | 4 | 6 | 2 |
合计 |
| 14 |
| 256 | 196 | 60 |
|
|
选 修 课 | 130442882 | 教育研究方法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 | 2 | 2 | 32 | 28 | 4 | 5 | 2 |
020440702 | 硬笔字 Hard Handwriting | 2 | 2 | 32 | 0 | 32 | 5 | 2 |
020440712 | 教育哲学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 2 | 2 | 32 | 32 | 0 | 6 | 2 |
130443012 | 教育社会学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2 | 2 | 32 | 28 | 4 | 6 | 2 |
020440691 |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德育 Moral Development and moral educ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 2 | 2 | 32 | 28 | 4 | 6 | 2 |
020440722 | 初中语文教材研究 Study of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in middle scHools | 2 | 2 | 32 | 16 | 16 | 5 | 2 |
020440732 |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design | 2 | 2 | 32 | 6 | 26 | 5 | 2 |
020440742 | 校本课程开发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 2 | 2 | 32 | 6 | 26 | 8 | 2 |
020440752 | 初中语文教学名家 Famous teacHers in middle scHools | 2 | 2 | 32 | 16 | 16 | 6 | 2 |
学生在校期间应至少选修4学分。 |
(四)集中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平台
集中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合计18学分。
课程 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周数 | 开设 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必修 | 240140011 | 军事技能训练 | 2 | 2 | 1 | 2 | 集中性实践教学 |
必修 | 020540011 | 专业见习1 | 0.25 | 1 | 3 | 2 | 集中性实践教学 |
必修 | 020540012 | 专业见习2 | 0.25 | 1 | 4 | 2 | 集中性实践教学 |
必修 | 020540013 | 专业见习3 | 0.25 | 1 | 5 | 2 | 集中性实践教学 |
必修 | 020540014 | 专业研习 | 0.25 | 1 | 6 | 2 | 集中性实践教学 |
必修 | 020340581 | 毕业实习 | 7 | 18 | 7 | 2 | 集中性实践教学 |
必修 | 310140011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0.5 |
| 2 | 2 | 专项实践活动共计8学分。其中创新创业类课程、社会实践(含劳动实践)和课外科技活动合计6学分为必修,其余2学分学生可在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技能培训和竞赛成果中选修获得。具体计算办法参看《郑州师范学院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学分认定管理办法》。 |
必修 | 310140031 | 大学生创业基础 | 2 |
| 3 | 2 |
必修 | 310140041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0.5 |
| 6 | 2 |
必修 | 020340631 | 社会实践 | 2 |
|
|
|
必修 | 020340611 | 劳动实践 | 1 | 2 | 1-8 | 2 |
选修 | 020340641 | 志愿服务 | 2 |
|
|
|
选修 | 020340651 | 活动参与 | 2 |
|
|
|
选修 | 020340661 | 技能培训 | 2 |
|
|
|
选修 | 020340671 | 竞赛成果 | 2 |
|
|
|
十一、课程设置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图
毕业要求 课程名称 | 师德 规范 | 教育 情怀 | 学科 素养 | 教学 能力 | 班级 指导 | 综合 育人 | 学会 反思 | 沟通 合作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H | H |
|
| M | H | M | M |
中国近代史纲要 | H | H |
|
|
|
| M | M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H | H |
|
|
| L | M | M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概论 | H | H |
|
|
| L | M | M |
形势与政策 | H | H |
|
|
| L | M | M |
大学英语读写译 |
|
| M | H |
|
|
| H |
大学英语视听说 |
|
| M | H |
|
|
| H |
大学体育 |
| L |
|
| M |
|
| H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
| M | H |
| M | L |
|
军事理论 |
|
|
|
|
| M |
| M |
劳动理论 | H | M |
|
| H | M |
| M |
基础写作 |
| L | M | H |
| M | M | M |
现代汉语 |
|
| H | H |
|
| M | M |
中国现代文学 |
|
| H | H |
|
|
|
|
文学理论 |
|
| H | H |
|
|
|
|
语言学概论 |
|
| H | M |
|
| M |
|
中国当代文学 |
|
| H | H |
|
| M |
|
中国古代文学 |
|
| H | H |
| M | M |
|
古代汉语 |
|
| H | M |
|
| M |
|
外国文学 |
|
| H | M |
|
| M |
|
学年论文 | M | M | H | H | M | M | H | M |
毕业论文 | M | M | H | H | M | M | H | M |
西方文论 |
|
| H | M |
|
| M |
|
比较文学 |
|
| H | M |
|
| M |
|
古典文献学 |
|
| H | H |
|
| M | M |
汉语语法专题 |
|
| H | H |
|
| M | L |
语文教学技能训练 |
| M | H | H |
| M | H | H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
| M | H | H |
| M | M | L |
专业拓展活动 | M |
| M | H |
| M | M | M |
近代文学 |
|
| H | M |
| M |
|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
|
| H | M |
| M |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
| H | M |
|
|
|
|
美学概论 |
|
| H | M |
| M |
|
|
逻辑学 |
|
| H | M |
| M | M |
|
古典诗词鉴赏法 |
|
| H | H |
|
| M |
|
中国戏曲专题 |
|
| H | M |
|
|
|
|
中国山水文学专题 |
|
| H | M |
|
|
|
|
中国古代诗文流派 |
|
| H | M |
|
|
|
|
《红楼梦》研究 |
|
| H | M |
|
|
|
|
应用训诂学 |
|
| H | H |
|
|
|
|
国学概论 |
| M | H | M | M | M | M |
|
《古文观止》讲读 |
|
| H |
|
|
|
|
|
现代作家作品研究 |
|
| H | H |
|
|
|
|
世界华文文学专题 |
|
| H |
|
|
|
|
|
现当代豫籍作家研究专题 |
|
| H | M |
|
|
|
|
新世纪文学专题 |
|
| H |
|
|
|
|
|
网络文学 |
|
| H |
|
| M |
|
|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
|
| H |
|
|
|
|
|
英美诗歌名篇选读 |
|
| H |
|
|
|
| M |
欧美短篇小说选读 |
|
| H |
|
|
|
| M |
认知语言学 |
|
| H | M |
| M |
|
|
社会语言学 |
|
| H | M |
|
|
|
|
文字学 |
|
| H | M |
|
|
| M |
中学生语言文字应用 |
|
| H | H | M |
|
| M |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
| M |
| H | H | H |
|
|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
|
| H | H |
|
| M |
|
初中古诗文专题研究 |
|
| H |
|
|
|
|
|
创意写作 |
|
| H |
|
| M |
|
|
影视文学 |
|
| H |
|
|
|
|
|
杜甫诗歌专题 | M |
| H |
|
| M |
|
|
论文写作 |
|
| H | M |
|
| H | M |
音韵学 |
|
| H |
|
| M |
|
|
郑州文化专题 |
| H | H |
|
| H |
| M |
教育心理学 | L | M |
| M | H | H |
| M |
现代教育论 |
| H |
| M |
| H | L |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
| L | M | H |
| M |
| M |
教师语言艺术 |
|
|
| H | M | M |
| H |
书写技能 |
|
|
| H | L | M |
|
|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 | H | H |
|
| M | H | H |
|
中学生心理辅导 |
| H |
|
| H | H |
|
|
班级管理 |
|
|
|
| H | H |
|
|
教育研究方法 |
|
|
| H |
|
| H |
|
硬笔字 |
|
|
| H |
| M |
|
|
教育哲学 | M | M |
| H |
|
|
|
|
教育社会学 | M | M | M | H |
| M |
|
|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德育 | H | H |
|
| H | M | L |
|
初中语文教材研究 |
|
|
| H |
| M | M |
|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
|
| M | H |
| M | H |
|
校本课程开发 |
|
|
| H |
|
| M | H |
初中语文教学名家 |
| H | H | H |
|
| M |
|
军事技能训练 |
|
|
|
|
| H |
| M |
专业见习 | M | H | M | H | H | M | M | M |
专业研习 |
|
|
|
|
|
|
|
|
毕业实习 | M | H | M | H | H | M | M | M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 H |
|
|
|
| H | M |
大学生创业基础 |
| H |
|
|
|
| H | M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 M |
|
|
|
| H |
|
社会实践 |
| H |
|
|
| M | M | H |
劳动实践 |
|
|
|
|
| M | M | H |
志愿服务 | M | M |
|
|
| M |
| H |
活动参与 |
| M | M | M | M | M | M | M |
技能训练 |
| M | M | M |
|
|
| M |
竞赛成果 |
| M | M | M |
|
|
| M |
注: H表示高度关联,M表示中度关联,L表示低度关联。
十二、说明
本次修订的培养方案从2021级学生开始执行。
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人员信息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职务 | 职称 | 备注 |
1 | 司罗红 | 郑州大学 | 文学院副院长 | 教授 |
|
2 | 孙 鹏 | 郑州市金水区教体局 | 副局长 | 中学语文高级 |
|
3 | 贺宝德 | 荥阳乔楼中学 | 校长 | 中学语文高级 |
|
4 | 张鹏丽 | 郑州中学 | 河南省教育厅骨干教师 | 中学语文高级 | 本专业毕业生 |
5 | 牛路瑶 | 郑州77中 | 语文教研组长 | 中学语文一级 | 本专业毕业生 |
6 | 徐明成 | 郑州师范学院 | 教务处处长 | 教授 |
|
7 | 吕跃森 | 郑州师范学院 | 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主任 | 副教授 |
|
8 | 申梓刚 | 郑州师范学院 | 教务处副处长 | 教授 |
|
9 | 刘钦荣 | 郑州师范学院 | 文学院院长 | 教授 |
|
10 | 杜 鹃 | 郑州师范学院 | 文学院副院长 | 教授 |
|
11 | 牛巧红 | 郑州师范学院 | 文学院副院长 | 副教授 |
|
12 | 白玉红 | 郑州师范学院 | 文学院中文系主任 | 教授 |
|
13 | 杨 烜 | 郑州师范学院 | 文学院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 副教授 |
|
14 | 汤玫英 | 郑州师范学院 | 文学院汉语教研室主任 | 教授 |
|
15 | 朱艳玲 | 郑州师范学院 | 文学院文艺学教研室主任 | 教授 |
|
16 | 王晓东 | 郑州师范学院 | 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 副教授 |
|
17 | 侯 营 | 郑州师范学院 | 文学院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教研室主任 | 讲师 |
|
18 | 王魁星 | 郑州师范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 | 副教授 |
|
19 | 禹旭红 | 郑州师范学院 | 文学院公共语文教学部主任 | 教授 |
|
20 | 范冬冬 | 郑州师范学院 | 文学院继续教育项目执行人 | 副教授 |
|
21 | 巴俊玲 | 郑州师范学院 | 文学院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 讲师 |
|
拟稿人:白玉红 审核人:杜 鹃 学院院长:刘钦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