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7日早9点在河南省文学院,“70后”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老师做了题为运河是部文明史的讲座,我院43位同学和文学院党总支副书栗旭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徐则臣老师提出了“明清的文学史基本上是一部运河的文明史”的观点。首先,他介绍了运河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然后,他讲解了三条运河(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对中国文学史的影响;最后,他讲述了地域对一个人的精神结构和文化内涵的塑造。 一是从物质上讲,运河连接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东西南北方之间的互通有无,有利于各地的特产和物资的流通。例如,隋唐时设有宵禁,坊市分离,大运河修通以后,扬州出现夜市,坊市融为一体,交易越来越多,才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二是从文学上讲,运河的建设和运营为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运河的开通,使得各地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从而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题材和素材。例如,明清长篇小说的出现,一是因为造纸术和印刷术造成的书写材质的变化,二是因为市民文化的发展,勾栏瓦肆,运河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条件。 三是从人才交流上讲,随着运河的开通,各地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各地文学作品和文化艺术也得以互相传播和交流。例如,明代的李时中、冯梦龙等作家都曾在运河沿线的地区生活和写作,他们的文学作品也得以广泛传播和影响;而清代的黄宗羲、郑板桥等文化名人也在运河沿线的地区留下了重要的文化遗产。 在讲座结束后,我院学生与徐则臣老师开展了的交流与探讨,收获颇深。
首页  团学动态
文学院师生参加河南省作家协会“文学名家大讲座”
更新时间:2023/4/8 9:00:00访问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