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全国党建研究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会上,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研究,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李源潮部长的讲话,对于推进党的建设和基层党组织的创先争优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围绕建设人才强国战略目标,团结带领广大知识分子发挥积极作用,形成党领导的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是李源潮部长提出的关于党建的十二个课题和五个难题之一。此课题落实到高校具体创先争优工作中,则具体表现为:如何加强学生管理,如何提高学生的才干和先进性。 大学生是青年群众中的精英群体,具备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高水平的科学素养,肩负着未来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重担。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加强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培养大学生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引导和吸收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正是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体现。推进学生管理和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工作的开展,必须以“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 (一)坚持以人为本指导思想,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发展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以人为本既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的体现,又是共产党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即为了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而奋斗。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理解以人为本是关键。与其他工作相比,学生管理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学生的工作,因此,更需要把握以人为本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并在其指导下开展工作。 高校的学生工作是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具体进行的,做好学生工作,正是“争创先进党支部、争当优秀共产党员”这一要求的题中之义。学生管理工作与广大学生的利益密切相关,涉及面宽、影响大,对学校和社会具有比较大的辐射,能否坚持以人为本,是关系到高校学生工作成败和创先争优工作是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工具和目的的关系。人民是目的,党是人民的工具,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人民的目的价值在于人是历史进步的目的,即历史发展的落脚点是为人服务的。工具的意义是目的赋予的,目的价值规定着工具的价值。高校学生工作也应体现这样的价值观,牢固把握好学生是目的,处理好工具与目的的关系。 第二,公仆与主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这个事业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营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从学生工作的角度来说,就是要采用多样管理方法,提高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才干,使大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英群体。 第三,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权力与权利是人类社会同时存在的两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公共权力侧重于社会的公共利益,维护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行;公民权利侧重于强调个人利益,维护公民个人的利益和自由不受侵犯。二者既有矛盾,又有统一,缺一不可。学生工作者的权力存在的基础是学生的权利,为学生的权利服务,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权力和学生权利的关系。 (二)做好学生工作,促进校园和谐 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基层党组织和学生工作人员中的党员同志,要结合工作特点,采用灵活方式,努力做好学生工作,妥善处理师生关系,促进校园和谐。在具体的工作方法上,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把握学生特点,提高自身素质。当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样性与多元化是转型期社会的显著特征。年轻人崇尚西方文化,追求个性独立的倾向成为一种趋势。在这样的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和过去的大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在他们身上并存着许多矛盾:如强知识与弱道德的矛盾并存;重自我与轻社会的矛盾并存;重物质与轻精神的矛盾并存;身体发育与心理发育不平衡的矛盾并存,等等。 针对大学生的上述特点,学生工作者必须注意提升自己的素质。这种素质首先应体现在政治素质上。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公民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共产党员必须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政策,提高党性修养,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必要的政治敏锐性,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使广大学生的思想精神实现和谐的境界。其次,体现在文化素质上。只有对自己原有的专业知识不断巩固,只有对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法学、文学等有一定的了解,只有掌握与学生工作紧密相连的新知识,才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发现和解决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还应体现在能力素质上。应不断培养自己调查研究能力、思辩决策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己在文学、艺术、体育、演讲、科技等方面的能力,以满足引导大学生文化活动的需要,使学生工作者深入学生中去,更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多种活动的开展和先进党支部的创建。 第二,找准位置,增强角色意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学生工作是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是影响人心的工作。在工作中,学生工作者必须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来自城市、农村、本省、外省,家庭富有、家庭贫穷等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只有把握这些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同时,学生工作者要热爱自己的岗位,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极大的热情,务实的态度,积极投身到工作中,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真正把学生管理工作做好,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促进校园和谐。 (三)发挥党员先进作用,服务高校广大师生 衡量学生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在于能否调动学生工作人员积极性,能否服务广大师生群体。这一标准同时也符合创先争优的具体要求,因此,服务高校师生,搞好学生工作,有利于创先争优的深入开展。共产党员要牢记“三个代表”的要求,诚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教师党员须充分发挥自身先锋模范作用,开动脑筋、真抓实干,借以带动其他非党员同志,共同努力,服务高校师生,做好学生工作。 第一,教师党员要走在前列,以实际行动服务学生。具体地讲,学生工作者应遵循以下三点: 首先应尊重学生。尊重学生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学生工作者要树立平等意识,应当进行换位思考,在平时的接触和工作中,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尊严,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问题。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时,不摆老师架子,从与学生平行的位置出发,才能够易于同学生和谐沟通,才能营造和谐的环境,才能用真诚之心表达对学生的关爱。 其次,要正确看待学生的性格和个性。在具体的工作中,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此外,还应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特长。学生特 最后,要真正做好学生工作,必须诚心实意为学生服务,以积极配合其他方面的工作,最终实现服务高校广大师生的目的。爱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也是最根本的动力。只有将自己的身心投入于学生工作之中,才能真正博得学生的理解,才能使高校工作顺利开展,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服务师生。 (四)引导和吸收先进大学生入党,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要求共产党员为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引导和吸收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既是党章的规定之一,也有利于大学生在组织中的成长进步,同时,还能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创先争优进一步向前发展。 大学生的组织发展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在于,壮大党组织力量,使党支部得以吸收新鲜血液,使先进大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可以大力推进优秀共产党员的培养和先进党支部的创建。 引导和吸收先进大学生入党,必须以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即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应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使其真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神圣而伟大的组织。其次,对大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进行党课培训,以提高其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最后,要积极开展多样组织生活和党员志愿者活动,使大学生从思想和行动上入党,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总之,学生工作管理者,应当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工作为本,从实际出发,处理好师生关系,做好学生工作。同时,营造和谐校园,服务广大师生,自觉发挥党员先进性,引导和吸收先进大学生入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创先争优的向上局面得以实现和进一步深入发展。
首页  两学一做
以人为本加强学生管理,推进创先争优工作开展
更新时间:2012/3/29 8:32:19访问量:(0)